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Brain-Machine Interface,简称BMI)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近年来,这一领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融资潮也随之而来。本文将深入解析脑机接口技术融资背后的秘密。
一、脑机接口技术概述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直接连接人脑和外部设备的技术,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实现对设备的控制。根据信号采集方式,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大类别。
1. 侵入式脑机接口
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难度与应用天花板最高,它需要将电极植入大脑皮层内部,直接采集神经信号。这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或其他运动失能患者。
2.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
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介于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之间,通过在颅骨上开孔,将电极植入大脑表面,采集神经信号。
3.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在头皮上佩戴电极,采集脑电信号,实现对设备的控制。这种技术相对简单,但信号采集精度较低。
二、脑机接口技术融资潮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领域融资额不断攀升。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融资案例:
阶梯医疗:2022年2月,阶梯医疗宣布完成3.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临床试验、新一代技术研发以及医疗级MEMS生产基地建设。
Precision Neuroscience:2023年,Precision Neuroscience完成1.02亿美元C轮融资,用于扩展团队、推进临床研究工作,并优化其人工智能大脑植入物的未来版本。
Neuralink:埃隆·马斯克领导的Neuralink公司也获得了巨额融资,用于研发脑机接口技术。
三、资金背后的秘密
1. 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如《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等,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市场潜力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据Precedence Statistics数据,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至108.9亿美元。
3. 技术突破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电极、植入体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如阶梯医疗的超柔性电极设计,尺寸仅为头发丝的1/100,柔软程度优于同业公司Neuralink。
4. 投资机构看好
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纷纷看好脑机接口技术,如启明创投、奥博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等。这些投资机构为脑机接口技术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脑机接口技术融资潮的来袭,预示着这一领域即将迎来快速发展。在政策支持、市场潜力、技术突破和投资机构看好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未来改变人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