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通过建立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桥梁,为残疾人士提供辅助工具,同时也为健康人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本文将揭秘一些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研究机构和团队,展示他们在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方面的风采。
研究机构:华山医院与脑虎科技
1. 脑虎科技
脑虎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紧密合作。他们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了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
突破性成果:
- 实现了实时运动解码和实时汉语解码,成为全球唯一同时实现这两项技术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企业。
- 在运动区占位的癫痫患者上进行了柔性脑机接口植入手术,术后两天即可开展运动、语言解码试验。
- 受试者无需动手操作,术后两天内便可实现脑控“玩乒乓球和贪吃蛇游戏”。
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与脑虎科技合作,共同推进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突破性成果:
- 开展了国内首例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实时合成汉语言临床试验。
- 在语言区占位肿瘤癫痫患者上进行了柔性脑机接口植入手术,帮助其定位病灶并保护语言相关的重要脑功能区。
研究团队: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
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突破性成果:
- 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联合,成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控制光标移动。
- 采用无线微创设计,不损伤大脑细胞,手术后仅10天,患者便出院回家。
- 通过三个月的居家脑机接口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
研究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
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
突破性成果:
- 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让54岁四肢截瘫患者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
- 开展了脊髓损伤患者评定、日常康复训练、脑机接口训练等多个功能区的研究。
研究团队:浙江大学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团队
浙江大学脑机接口临床转化研究团队在难治性癫痫诊治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突破性成果:
- 成功研发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闭环神经刺激器,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
- 与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从原理样机开发到动物实验等临床前研究,实现自主知识产权。
总结
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上述研究机构和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为这一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脑机接口将在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