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作为连接人类大脑与外部设备的桥梁,正在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脑机接口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政策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十四五规划: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 北京、上海等地补贴:推出单项目最高5000万元补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 医保专项定价政策:植入/取出费用纳入报销体系,商业化路径彻底打通。
- 全球融资规模超20亿美元:Neuralink估值突破50亿美元,一级市场热度向A股传导。
二、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脑机接口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
- 侵入式技术:以Neuralink、三博脑科为代表,聚焦医疗康复核心场景,如瘫痪、失明、癫痫等重症治疗。
- 非侵入式技术:以强脑科技、科大讯飞为核心,瞄准消费级市场,通过智能假肢、AR/VR交互、教育监测等场景实现低成本快速渗透。
三、核心标的,三大主线布局
脑机接口产业的核心标的可以分为三大主线布局:
- 医疗应用主线:以创新医疗、三博脑科、康拓医疗等为代表,聚焦医疗康复领域。
- 消费级场景:以科大讯飞、岩山科技等为代表,瞄准消费级市场。
- 设备/材料:以诚益通等为代表,卡位关键环节。
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脑机接口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50亿美元,医疗场景占比超60%。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规模有望达1200亿元,癫痫、帕金森等适应症渗透率显著提升。
在政策推动、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的背景下,脑机接口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